“SK-II”事件背后的思考
“SK-II”事件背后的思考

“SK-II”事件背后的思考

 

 

技术壁垒

        “全球化”鼓励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的交易双方均能得到好处。商业自由化的程度也成为一个国家是否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过高的关税显然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对一些关税较低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不公平的。政府出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或者制裁商品输入国的经济、政治目的而提高关税,无疑带有一定的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色彩,也有损市场经济国家的形象。

       没有规则的游戏不是公平的游戏,利用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是最恰当的选择,在遵守“WTO“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技术壁垒关注商品和服务本身品质,无易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有杀伤力的选择,影响面也最广。

        如果说关税提高只能减少某些商品的输入,但一个技术壁垒则可以让某些商品及其附属产品在全国范围类撤下货架,能让某种商品,某个品牌在一个国家遭受灭顶之灾,这个品牌前期大量的运作和积淀大打折扣,公司形象跌至谷底。

        有日本媒体说中国此次的行动是针对日本因为提高输入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标准,造成中国农产品贸易损失的报复,是“贸易战“。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一个国家因为检测出输入商品含有违禁成分,不符本国标准而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利益,这都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正当的理由。

背后的政治考量

        之后又爆出SK-II有条件退货条款的违法和网站被黑的消息,显示其公司危机公关的失误。其实,在这个时候一个公司对市场所在国政府的公关无论你做得如何到位,都是徒劳的。

        此时正当安倍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日本国内权力交接的重要时期,国人对于拜鬼的小泉自然是相当不感冒,中日关系一度是“政冷经热“。至少尚有一”热“,这还不是最坏的局面。而此次事件却是对日本当权者或即将接任的政治人物的一个警告。

        一国政府对另一国政府施加压力,未必能有好的效果,因为政府代表的是本国人民,政党也有自己政治利益的打算,他们很难在国民面前示弱。最好的办法是将压力转移,就是将压力转化成为另一国国内对本国政府的压力,对于民族情绪较浓的民主国家尤为有效。一国的企业因为政治关系的影响失去了另一国的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对企业有战略意义,它的利益受到大的损失,那么这个国家的工商界就会自然要求本国政府改善与输出国的关系,因为他们有经济上的影响力,手中有选票,政党的政治献金也更多来源于企业界。对于民主国家国际公关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政府,政党和学术研究团体,更应该关注那些普通大众及有一定影响力的非政治人物。

        918日,几声凄厉的防空警报划过我国各城市的长空,让国民想到那个备受屈辱的时代……

        在我们国内,民族情绪高涨,而此次“SK-II“事件也让国内民族情绪得到一次释放,有很多人会拍手叫好,觉得大快人心!长期以来,人们对东海纷争,钓鱼岛等涉及国家利益的事件上觉得政府软弱,压抑太久。政府当最大限度的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但到具体谈判

        的时候,却也不得不舍弃一些小的利益,否则僵局无法打破,但也必须考虑国民的情绪,特别是历史记忆深刻,感性易冲动的普通大众。民族情绪的适当释放,也许能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谅解,也为改善与日本新政府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中国不能无视日本,日本也不能没有中国和亚洲,不管未来两国的发展如何,至少这这个关键时期和大环境下,两国关系的改善对双方都是有益的。这应该是两国理性政府都应该努力的事情,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于日本而言,他们面临的也许不是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也许他们面临的是13亿的中国民众,没有哪个傻瓜愿意与13亿人为敌,如何改变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得看日本政府的具体表现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