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img]http://mmbiz.qpic.cn/mmbiz_jpg/LmXbxwfu7B24U5sc1icJibXIIicWVF3mCxvkibm2dXwQCA6bAqXIWhtzgSUIqCfiaUZMJichfNYcHdbdOkpNwFibY2Ajg/640?wx_fmt=jpeg[/wximg]
作者:陈志武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我想从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角度做一个分享。
大家都知道工业革命最早是在1780年左右的英国发生的,但大家可能不了解最早工业革命的最大立足点是什么,其实当时工业革命的最关键的关注点是围绕羊毛纺织展开的。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始发地。
1780年左右,当工业革命发生以后,一直到20世纪早中期,150年左右的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产、提高生产力进行。直到19世纪后期,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带来了第二场工业革命,而第二场工业革命则以电动机器为主要特点。
如果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即便第二场工业革命将电力应用到了方方面面,但它还是围绕生产力的提升展开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点:工业革命爆发后的近两百来年,侧重点都在于生产力,而不是那么强调以人作为中心。
所以我要讲一个思路,互联网是真正意义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原来对生产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关注上,这是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影响。这里不妨先介绍一下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几样东西:
第一个对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业革命技术,就是缝纫机。
耶鲁本科生现在有一门比较受欢迎的历史课。与中国的大多历史课不同,这门历史课不关心朝代变迁或者政治权力斗争,也不关心总统是怎么回事。他讲的内容是围绕美国家庭家具和室内状况的变迁展开的。
过去几百年,从家具到装璜的变化,都是受到美国经济、政治影响的,这些方面的变化都通过家里的家具反映出来。而在工业革命后走进普通家庭的缝纫机,就是第一个工业革命的产品,也是第一个围绕人的生活、家庭生活推出的工业革命产品。
第二个是火车。火车是19世纪上半期慢慢发展起来的,铁路的建设对生产、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对跨地区的运输带来了很大影响,但对人本身的改变也并不是很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火车主要还是围绕生产为主。
第三个,也是和今天联系最紧密的创新:电话。电话在19世纪最后的十几年才出现,一直到20世纪中期,一方面,那时只有有钱人才可以用,另一方面,它的渗透面不是那么广泛。
通过这三样东西,可以看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技术身上共同的一些特征,总的来讲,这些东西对过去生产力的提升,对工业、农业帮助非常大,但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并不是很多。
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产品。我有两个小孩,我们自己有一家人的微信群,我每天的感受都很深。因为我们家四个人在四个不同的地方,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们每天总可以保持联系,而且交流也非常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互联网是平民化的变革
最后我想再讲一点: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看成为是老百姓化的、平民化的变革。
原来很多不能分享的知识、体验,比如互联网金融。原来的金融,特别是银行体系基本上是一个贵族俱乐部,你要有钱,企业发展要很大,银行才会给你钱,否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你没有任何兴趣。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使得发展的机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实现更扁平化的发展。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