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那一年我看过季先生的《谈人生》,里面是一个老人讲述朴素的人生道理,也算是其人生经验的总结吧。其中有个故事我还记得比较清楚,大致是说德国社会很安定,但是有天两个德国男孩打架,小家伙很顽强,屡败屡战,有人围观无人劝阻,后来一老太太临头泼了一盆水,两小子才笑嘻嘻的分开了。季先生由此想到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正义永远在拳头硬的一方。我有点搞不太明白,但想想好象有一点点道理。
那个时候知道胡适,也知道陈寅恪,梁实秋等文化名流,却不知道季羡林先生,读《谈人生》的时候我根本没了解其作者,直到媒体频繁的报道国家领导人拜访他,才知道他是个大人物,有着文化大师,国学大师,乃至于国宝等头衔。
中国那么多教授学者,有此殊荣的着实不多的。季先生90多岁了,应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与榜样,国家领导人的推崇与尊重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代知识分子以及老年人的重视
后来我通过网络了解,才知道他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据说有些古文字举国找不到几个能识别的,他就是其中一个。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无愧为大学问家这个称号。他的研究都是些高深的不得了的学问,无怪乎我等对其不甚了解了。
季先生有名的学术专著《糖史》化了近20年时间,一个老人能在晚年如此专著用功,精神实在可佳。在将近两年中,读了四十万字一本的著作在四百本以上,从“糖”字的演变到甘蔗种植、制糖业的发展,引用了大量例证,用以说明:文化交流而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文化是什么?季先生说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精神的、物质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可以叫文化。举个例子,人们喜欢喝白酒是种文化,喝葡萄酒也是文化,中国人喜欢喝白酒是中国文化,西方人喝啤酒红酒当然可以算西方文化,文化的交流首先是知道有葡萄酒或白酒,然后想喝白酒就喝白酒,想喝葡萄酒就喝葡萄酒这应该也算是文化的交流了。如果说我们是中国人,不要喝西方的葡萄酒,或者说白酒比葡萄酒好,你们西方人也要和我们一样喝白酒,这就谈不上什么文化交流了,反倒有点是文化霸权了。这不过我很粗浅的认识,各位见笑了啊!
季先生一辈子研究东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就像人喝了一辈子白酒不想喝葡萄酒一样是可以理解的。有人推崇季先生为“国学大师”,并以东方文化极力挑战西方欧美文化的中心地位,以为东方之“天人合一”思想是优等文化,西方“征服自然文化”是劣等文化,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也不应该是文化交流应有的态度。
学界认为季老先生最值得尊敬的,也许不只是学术成就,更是其人格的魅力,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他自己推掉了很多桂冠。
“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季先生在《谈人生》写道:过度的谦虚等于虚伪。我想他说的应该是实话,在当前的学术界,说一点实话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
一个老人就这样去了,据说他逝世前夕还在思考大国学的构想。毕竟九十八的人了,您老就放下这些,安心的去吧!
季先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