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歪解(三)
《道德经》白话歪解(三)

《道德经》白话歪解(三)

《道德经》白话歪解(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推崇贤能之人,让民众不要争来争去。这和儒家的观念似乎恰好相反,儒家是尚贤的,提倡“修齐治平”“内圣外王”认为只有贤德的君子才有治理国家的资格,这似乎也是“人治”的思想根源,寄希望与统治者之道德才能而忽视制度之作用。实质上专制体系下,”尚贤“则可以是维持其统治利益的一种高明的手段,不时的推举一些榜样模范,大肆宣传,希望民众与之看齐,是一种道德教化,自然”尚贤“所依照的标准是绝对符合其统治意志的。比如科举制度,统治者以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作为一个标准,开科取士,使天下读书人为之争,这样一来,读书人就不会有闲功夫去考虑其他的危害其统治的”歪理邪说"了;再比如,皇帝为贞洁女子所立的贞洁牌坊是为了褒扬封建道德;企事单位多种多样意识形态浓厚的各种竞赛,评议等,这都是有利于管理者,统治者的思想控制的。老子在这里规劝统治者不尚贤乃是为了减少差异,弱化矛盾。圣人不尚贤,而民自尚之,,此乃大贤。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要稀奇正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东西,这样会让民众变为盗贼。金银不因圣人之贵而贵,而因其本身之物理经济特性而自贵之。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到处炫耀欲望,这样才能安定民心。欲望是罪恶的源泉,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是不安定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的统治,应该让人民心里少了私心杂念,吃得饱肚子,淡化主观意志(抑制个人主义),身体健康强壮。经常让他们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这样,那些耍心机,小聪明的人就不该胡做非为了。只要行无为之治,没有什么不可以治理的。春秋时期法制意识不强烈,社会制度也不健全,欲望的膨胀,个人主义的猖獗,势必导致社会的不稳定,造成国家分裂。老子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减少社会差距,淡化功利,弱化社会矛盾,抑制个人私欲,体现社会公正的观点,但是即使做到“不尚”“不贵”“不现”,还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老子有朴素的平等思想,虽然他并不认为圣人和平民是平等的,但是他希望圣人能平等的对待平民,不要因统治需要分化社会。他认为人的多知多欲会造成社会的的不平等,社会的不平等会导致纷争加剧而造成动荡。
他的圣人之治似乎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开明的君主统治社会。老子心目种的大治,就是一个祥和的,自由的世界。以上是他对圣人提出的建议,由于历史局限性,过于强调圣人的作用,他是维护圣人统治的,认为圣人生来就负有治世的责任。在这里,并不把圣人与凡人看出是永远对立的,但是只要是专制的国家,那么毫无疑问,维护特权统治的延续与稳定是其最大的利益,再这种状况下就有可能损害人民利益。
无论圣人还是平民都无法做到无知无欲,不争不乱。老子并不鼓励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他把社会的安定,统治的稳定放在首位,满足于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那是一种“小国寡民”的境界。这似乎和后来中华文化的内向性的形成有所联系。
人不是完全无知无欲的,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也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提倡寡欲少争,有益心身,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生理的调节。现在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争强,充满各种诱惑,社会的进步需要合理的有序的竞争,需要依靠制度、法律、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使人们对欲望的追求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个合理的范围应该是个人的利益追求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给人们以最大的人身的、思想的自由,同时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体系,利用人的欲望,促使社会良性发展。在这个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统治者的无为而治,不横加干涉,不欺瞒愚弄,不搞专制霸权,才能达到真正的天下大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